时间:2024-05-09 14:23 来源:中国经济网 阅读量:12641
患者在清醒状态下一边喝水、一边接受开胸手术——在日前举行的“西医大家话中医”分享座谈会上,96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生理学家韩济生回忆自己“初遇”针刺麻醉的情形,记忆犹新。
1965年,在北京医学院生理系工作的韩济生受命研究针刺麻醉,“针刺怎么可能麻醉?我不信。”
然而,观摩胸外科专家辛育龄为一位女性患者开展针刺麻醉下的肺叶切除术,韩济生震惊了:“你可以想象剪肋骨有多疼,而且在不用麻药、扎针之下,她能够忍下来就不错了,但是她的表情没有太多痛苦。”
“这次经历,定了我的‘终身’。”自此,从针刺镇痛机制,到针刺戒毒,再到针刺治疗孤独症、不孕症……作为生理学专家的韩济生,几乎将全部的精力奉献给了针灸研究。
看似偶然的结缘,背后是道济苍生的信念与医学探索的执着。
自2004年起,中国工程院院士、心血管病学专家张运持续对中药通心络胶囊进行研究,最终证实了其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起初我也不敢轻信这个中药的疗效实验数据,但是20年的研究让我坚信,医道中西,各有所长,希望这两套医学体系能够着眼于人类健康,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最终上升为一个新的体系。”张运说。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是我国发展中医药的重要原则。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说,我国有中医和西医两套医学,它们从不同角度把握人体的健康,各有各的优势。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协同是大势所趋,其根本目的是让病人获益最大化。
近年来,慢性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等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如何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为人类健康提供更多“中国处方”?
“西医应多借鉴中医的辨证思维,中医则可以学习西医的先进科技诊疗手段”;
“要加强中医药交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拓展中医药学科的创新发展”;
座谈会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邀约王振义、钟南山等十位西医领域院士大家为中医药的发展建言献策,编撰《西医大家话中医》丛书,让更多公众看到“国宝”散发的时代之光。
“希望通过院士们与中医药的故事,影响更多人投入到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开辟我国医学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方法、新范式、新赛道,为全球人类健康作出新的贡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秦怀金说。
“我们一辈子不够,有更多的年轻人跟着来。”韩济生的感言,预示着新的希望。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