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0-29 11:16 来源:人民网 阅读量:10325
我对医患关系的最初概念,来自童年的记忆。那时候家里开诊所,邻居都是妈妈的患者。妈妈买个菜的工夫也能帮人号个脉。印象中,妈妈的诊桌上经常会出现各种蔬菜,两个西红柿、一个圆茄子、一把小白菜……都是来自患者的“投喂”。这样温馨的画面深植于我的内心,现在想起依旧觉得温暖。
从那时起,我便立志学医,想要守护这份纯粹。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并非一帆风顺,在我刚加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时候,也经历过一些挫折。
那时,看着我稚嫩的脸,患者的质疑成了常态。这种质疑让当时踌躇满志的我备受打击,但青春就是要愈挫愈勇,就是要斗志昂扬。患者觉得陌生,就要想办法让自己便成他们的熟人,暂时找不到有效方式就先“摸着石头过河”,先干再说。
王阿姨是一名慢性病患者,在其他医院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对我这个新来的小医生持有怀疑态度。但我想无论她是何种态度,背后都一定有她的真实需求。带着这样一种想法,我尝试着和她聊天。慢慢的,我和她熟络了起来。通过和王阿姨的聊天,我发现当下有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辨别鱼龙混杂的养生信息。对此,我想我得做些什么。
张阿姨是一名保健养生达人,第一次来找我挂号问诊时,拿了一兜子“瓶瓶罐罐”。我一看,全是所谓的保健品。仔细辨别了张阿姨的体质,我又仔细察看了这些“瓶瓶罐罐”的成分,帮她标注出来哪些能吃,哪些是三无产品,并认真叮嘱了正确的养生理念和居家养护方式。
张阿姨和我说:“孩子工作忙,我也不想给孩子添麻烦,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在手机上瞎看瞎买,这回知道门口的社区医院一直在做科普,就像找到了组织一样,跟着做觉得心里踏实。”
就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我也像当年的妈妈一样,收获了刚摘的西红柿、端午节家里包的粽子、兜子里随手抓出来的一把瓜子……我知道,这些都是叔叔阿姨们对我的认可和关爱,也是我最初的梦想和最想守护的纯粹。
就这样,在工作的第三年,我成立了自己的科室,这也是北京市东城区首家开在社区医院里的治未病科。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成立了科研沙龙小组,完善了中心中医示教室中草药鲜药示范基地的建设,同时成功申报了首批北京市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馆。
同时,我和中心的志愿者团队一起开展中医药传承创新工作,入校园、进社区、开讲座、做义诊、申课题、发文章、编教材,先后参与国家卫健委抗疫歌曲录制和中国国际服贸会直播活动,累计线上播放互动量101.3万。
今年是我扎根基层的第七年。这些年,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医患关系的双向奔赴:是顶着烈日义诊时对面递过来的纸巾,是治好患者后收获的一面锦旗,是加班看诊时被问的那句“闺女,你饿了吧?我这有糖”。
在这些细碎且平凡的工作中,我愈发坚定了自己当初的选择。作为一名青年共产党员,为基层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就是我的责任和使命。我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与千千万万个在平凡的岗位创造不平凡的成绩的人们一起努力,中国健康事业的蓝图必将绘制得愈发恢弘。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